2024年11月1日 星期五
详细内容
河南:立足本职工作创新管理模式
来源:楚天律师发布时间:2011年05月19日作者:中国网

      迎着和煦的惠风,中原大地涌动着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的春潮。

  社会管理职能怎样加强?管理方法如何创新?在河南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王文海看来,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就是“立足”和“跳出”的过程,“立足“为本是职能定位;“跳出“为魂是服务大局。简单地说,就是既要准确定位职能,扎实履行职能,确保安全稳定,又要破除一隅之见,放眼全局,创新思路,促进和谐。”

 

立足本职


 

夯实基础保稳定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河南省司法行政系统在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中,始终坚持夯实基础,扎实履职,立足本职确保稳定。

  监狱的安全稳定是司法行政工作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全省监狱按照省司法厅、省监狱管理局的要求,坚持抓严格管理,抓排查隐患,抓整改落实,抓制度执行,抓设施完善,抓达标建设,确保安全防范措施落到实处。

  河南省新郑监狱紧紧围绕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的总体规划,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司法厅的工作部署,切实履行监管改造职责,对监管安全工作做到24小时直接管理、不间断检查;每周专门研究、部署安全工作,举一反三,加强预防,确保安全。在创新执法监督方面,新郑监狱从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离退休老干部、服刑人员亲属中聘任了36名执法监督员,各个监区配齐纪检监察员,在服刑人员中设立20名廉政信息员,构建全方位立体监督网络,进一步增加监狱执法工作的透明度,用严格的执法监督规范监狱的各项管理工作,以此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安全稳定系数。

  “加强对服刑人员的教育,使他们认罪服法,增强改造的自觉性,是维护监狱安全稳定的治本之举。”新郑监狱监狱长禹小明说。监狱在开展法律、政策、理想、前途教育的同时,在服刑人员中深入开展了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其人文精神,内化其道德品质。通过对传统道德文化的学习,培养服刑人员孝敬父母、诚实守信等思想意识,促使其反省自己的道德缺陷,反省自己对社会、对亲人造成的伤害,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忏悔之意和改造热情,增强改造的积极性。该监狱挑选有业务专长的警察组成了道德教育讲师团,以《弟子规》、《孝经》、《三字经》等为主要教材,组织实施课堂化教学,使服刑人员能够系统地学习传统道德知识,领会道德内涵;结合监狱管理和服刑改造生活中的规章制度,自编辅助教材,作为服刑人员自学和深化学习的内容;通过监狱小报、电教系统、广播站、展览室、阅览室等载体,构建服刑人员可视、可听、可参与的平台,大力宣传中华传统道德,树立先进典型,弘扬改造正气;通过开展观看道德教育专题片、自编自演传统美德文艺节目、邀请道德模范作报告、举办感恩手语操比赛等活动,进行尊老爱幼、团结互助、诚实守信、谦虚文明、劳动节俭、立志成才等主题教育活动,使服刑人员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开展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思想教育活动,增强了服刑人员改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稳定了他们的改造秩序,有力地促进了监狱安全。

  王文海说,新郑监狱大力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准确定位监狱职能,牢固树立首位意识,明确首要任务,落实首要标准,认真履行监管改造职能,在夯实监管改造基础、落实执法监督检查、强化教育改造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进一步完善安全稳定机制,创新了相应的工作目标体系、责任体系、考核体系和督察体系,确保了安全稳定,促进了社会和谐。新郑监狱的做法,代表了河南省司法行政系统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的方向。

 

放眼全局


 

创新思路保平安


  2月25日,监狱长禹小明给刑满释放的服刑人员张运昌(化名)送上了一笔“回归保障金”。张运昌高兴地说,有了这笔“回归保障金”,他刑释后就可以开一个电动自行车修理铺,生活就有了保障。

  据禹小明介绍,“回归保障金”就是监狱根据服刑人员意愿,将他们每个月劳动奖励的20%到50%进行单独积累。同时,监狱再拿出与服刑人员每月积累相同的资金,作为“回归保障金”,在服刑人员出狱时一次性发放给他们本人。推出这一制度后,服刑人员积极响应,纷纷参与,改造热情空前高涨。

  服刑人员“回归保障金”制度一方面极大地激发了服刑人员改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服刑人员出狱后短期内的生活及就业支出,减少了重新违法犯罪的可能性。在充分肯定新郑监狱这一做法的同时,王文海指出:“首要标准“的核心内容就是减少重新犯罪率,这是平安建设的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监狱的教育改造必须着眼于平安建设这个大局,从社会的长治久安、和谐发展中去考虑、去谋划,去运作。”这就要求全省各监狱立足本职抓改造,跳出监狱抓改造,从落实“首要标准”的高度促进社会的平安、稳定、和谐。

  服刑人员“回归保障金”制度只是郑州监狱落实“首要标准”的措施之一。围绕提高教育改造质量,降低重新犯罪率,新郑监狱在学习、吸收、借鉴其他单位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教育方式方法等,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该监狱鼓励基层一线警察总结工作经验,探索教育改造规律,牵头成立了“个别教育攻关研讨小组”,在个别教育方面探索了“首问负责制”、“点警制”、“约谈制”、“十必谈”等工作方法;他们还通过举办心理咨询培训班、送警察到高校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心理咨询师,充实了各监区心理疏导力量,使心理咨询师能够积极开展心理矫治工作,创建了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以科学的手段解决服刑人员的心理问题。教育改造手段的创新,显著提升了教育改造质量,确保了监狱的稳定,促进了社会的平安。

  刑释解教人员能不能找到就业谋生之路,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平安。新郑监狱着眼于服刑人员释放后就业谋生的需要,在职业技能教育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一改往常单一由监狱警察进行职业技能教育的模式,充分引起社会教育资源,利用社会力量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技能教育。该监狱还发挥了邻近郑州的区域优势,与郑州的生产工厂企业联系,定期邀请职业技术人员进监,为服刑人员讲授服装、缝纫针织、电子等方面知识;利用监狱电教系统播放技术教育电教片、出技术教育黑板报、模拟操作演练、开展劳动技能竞赛等形式,提高技术教育实效;与省劳动部门和职业技能鉴定部门密切配合,加强服刑人员技术教育培训及考取证书工作,力争让每一名服刑人员在刑释时都能掌握一技之能,并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监狱紧盯社会劳动力市场需求开展职业技能教育,把服刑人员的刑期变学期,使他们掌握了劳动技能,为刑满释放后就业谋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郑监狱积极认真落实省司法厅安置帮教工作的部署,设立刑释解教人员就业指导中心、成立新生就业基地,组织职业推介会,打造了“无缝对接”新格局,有力地提高了改造质量,有效降低了重新犯罪率。

 

抢抓机遇


 

主动融入促和谐


  阳春三月,全国两会传出振奋人心的消息:河南人民热盼的中原经济区被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并正式从地方构想上升为国家战略。这给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为全省司法行政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在大好机遇面前,《河南省司法行政工作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意见》迅速出台。省司法厅厅长王文海向全系统发出积极主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由“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上来,严格按照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的“认真研究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找准定位,主动呼应、主动对接、主动融入”和“把风气搞正,把工作做实”的要求,着眼全局,站位全局,认真谋划,积极运作,忠诚履职,真抓实干,服务大局。

  新郑监狱进一步更新刑罚执行理念,加强执法业务建设,创新执法监督手段。在服刑人员的日常考核和行政奖惩上,细化了服刑人员计分考核和行政奖惩办法,实行逐级审批制度和行政复议制度,将服刑人员计分考核、行政奖惩、刑事奖惩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使执法工作环环相扣,规范严谨;在刑事奖惩上,规范工作流程,明确执法工作各环节、各阶段的程序、时间、任务和具体标准,建立执法质量考评体系,对执法质量量化考核;通过向基层单位派驻专职纪检监察员、举办监狱开放日等多种新型监督手段,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建立内外部相结合的监督体系。规范严格的执法,维护了司法公正,提高了司法公信力,促进了法治建设,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局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河南司法行政系统创新社会管理,更新管理理念,改变管理方式,以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狠劲、创劲、拼劲、钻劲、巧劲、韧劲,找准定位,主动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各项业务工作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法律援助工作着眼于服务民生大局,创立“应援尽援”、“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制度”,构建了“城区半小时,乡村一小时”法律服务圈;法律援助工作被河南省委、省政府列入十大民生工程,法律援助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

  人民调解工作进一步完善,创立“三调联动”模式,积极推动病患、劳动争议、交通事故等纠纷有效化解,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和化解专项攻坚活动,罢访息诉,定纷止争,有效维护了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

  河南省司法厅整合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司法鉴定等职能,组建专业法律服务团,为党委政府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重大项目工程、大招商、企业兼并重组等提供法律服务,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服务“十二五”规划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立足本职,服务大局,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给司法行政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变化。2008年以来,人民群众对河南司法行政单位的满意率连续6次位居政法系统首位。2010年年底,人民群众满意率再创新高,达到95.79%,司法厅再次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工作先进单位。